close

英語裡有句慣用語put oneself into another’s shoes, 意即以同理心站在對方立場思考與感受的一種處世態度。

成為小媽的日子以來,我總是試著設身處地的用小熊的眼光看世界─一個父母離異、父親再娶、母親有固定男友,大部分時間與母親及同母異父的姊姊相依為命一起生活的小男生是如何看待自己與面對世界?

我也常試著穿上莫琳的鞋,像她這樣的一個單親媽媽,大部分時間獨自撫養兩個來自不同父親的孩子,這一路上的崎嶇,她是如何走過來的?自訂婚以來,我也不只一次的告訴卜先生,「莫琳一人撫養兩個孩子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註一)

前些天的連續假期四日週末 4/29英國皇家婚禮與+ 週末+5/2 銀行假)的後段經歷讓我第一次在小熊面前對他動怒,也讓我全然體驗一個單親父母的辛苦。

五月二日銀行假下午本是卜先生開車載小熊回媽媽家的時段,卻因為孩子爸爸在前一日流感加劇,發燒、頭痛、食慾不振、夜晚嚴重盜汗,好不容易在早上繼續臥床多時後有足夠的精神開車,卻因中午吃錯食物而經歷劇烈胃絞痛的陣痛經歷而作罷。

一個極少喊痛的大男人突然跪趴在廁所地板上然後爬回臥室繼續拱起身體伏在地上,一下大口呼吸,一下雙手緊抓浴巾、頭與胸背時時出汗的受苦模樣,他是不可能開來回三個小時的車載孩子回家的。看來,只有請孩子的媽媽過來接兒子的選項。

當我終於與莫琳通上電話時,我簡略告知情形,她很能理解不能送小熊回家的突發狀況,可是她剛開長途車程度假歸來,身體處在極度疲累中,需要幾個小時休息,客氣地問我是否方便把小熊留到晚餐後,她再過來接兒子回家。

「沒問題,如果實在不方便,小熊其實可以跟我們多留一個晚上,卜先生說他可以明天請假再送孩子回去。」

孩子的媽欣喜的馬上回應:「如果是這樣就更好,小熊的學校請一天假沒問題,我想他會很開心多跟你們相處一天。我明天一點下班後就會在家。如果到時卜先生還沒好,我再過來接小熊回來。」

我與丈夫前妻的通話就在造成她困擾的歉意與感恩她理解的語氣下結束。

夫妻倆在心底為了這能與小熊多相處一晚的意外結局開心時,卻是孩子爆發不滿與委屈情緒的序幕。

正在住家外面有三顆大樹環繞的公共草坪上與鄰居小孩玩耍的小熊聽完我的轉告,當下放開手裡的長樹枝,轉身負氣似的邁開步伐三步併作兩步地回家,緊抿的嘴唇與盈滿淚水的眼眶透露出他的極度失望與不接受。

他不是不知道他爸爸不舒服到無法載他回媽媽家的。

稍早他因在門外玩耍不慎導致雙手三處擦傷流血,進門上樓跟我索取ok繃時,親眼目睹爸爸痛苦地跪趴在臥室地板上的驚嚇景象(他第一次看到爸爸這麼不舒服)。彼時小子還很貼心的要我回到卜先生身邊貼近照顧,他自己可以為自己處理傷口。

小熊有心理準備爸爸沒有足夠的精神與體力來回開三個小時的車送他回媽媽家。他在腦海裡為自己安排的畫面是媽媽過來這裡接他。

這畫面裡完全排除他得在爸爸家多待一晚的結局,即使身邊的三個大人都為這樣的安排感到滿意。

看著蜷縮在客廳沙發一角,把頭埋在椅背凹處的小熊,我悄然坐在他身邊張開右臂摟著他,既柔且緩地跟他略微解釋來龍去脈,並點出爸爸與媽媽的體力狀況實在是不適合當天開車的事實。

沉浸在層層情緒裡的孩子,找不出辯駁的任何正當理由,仍企圖在縫隙處表達他無法接受眼前安排的不滿。

「我恨你們要住那麼遠,如果住在媽媽家附近就不會有這問題了。」(註二)

「媽媽可以邊開車邊停下來休息的過來接我啊。或者爸爸也可以邊開車邊停下來休息的慢慢載我回媽媽家啊。」

彼時的我,頂著連續兩日照顧病人與小孩的種種需求、料理三餐、歸位與清理租屋處整修後的凌亂不堪與四處皆灰屑的面貌所帶來的疲憊,再加上養傷許久快好的右腳踝卻因突然過度使用、跑上跑下跑進跑出的結果又開始烏青腫痛的不適,面對小熊的言語攻勢,我的心仍牢牢地安住,不慍不火地見招拆招。

小熊掙脫我的懷抱,身體的語言透露出他執意繼續沉浸在那充滿委屈與憤怒的情緒裡。

在樓上臥室休憩的卜先生多少聽到我們的談話,決定下樓換他給予兒子安慰與支持。這氣血虛弱的爸爸在良久的父子摟抱後,繼續待在沙發上強撐起精神唸一段章節故事書給兒子聽。

這一招數通常能成功轉移與釋放小熊的負面情緒,遺憾的是,這次不管用。

小子開始叨唸多待的一天他會很無聊,「爸爸不舒服,小媽腳傷,都沒人可以陪我踢足球,待在這裡很無聊好不好?!」

彼時接近晚餐時刻,冰箱裡的食材只剩下紅蘿蔔與薑蒜,我提議小熊與我徒步十五分鐘路程至小超級市場買些菜回來烹煮。卜先生捨不得我帶著腳踝傷多走路,說他應該有體力開車載我們去買菜。

聞畢,小熊抓到縫隙處,想也不想地對爸爸說:「如果你有體力開車至超級市場,你其實可以陪我踢足球啊!」

坐在客廳餐桌只有一臂之隔的我,因無法置信小子說出這等「沒良心」的話語,當下動怒,聲音拉低的喝斥一聲:「小熊!」

小子也很不甘示弱的語氣裡帶哭調的回應:「What?!」

卜先生和緩且堅定的告訴兒子,這不是回應小媽所應有的尊重態度。我再度噤聲不語讓丈夫處理眼前的難題。

父子倆的一來一往應答隨著小熊持續發表讓人聽來為之冷血的辯解漸漸的消耗我們的耐性,就在下一回合我加入「戰場」,帶著沈痛的語氣請他理智一些時,小熊變本加厲地鬧更多情緒。卜先生終於怒不可抑地雙手抓住兒子的雙臂,很大聲的一字一句吐出:「夠了!你已經鬧了好幾個小時脾氣。停止你自私又傷人的言行。你可以表達你的不滿與委屈,但這並不表示你可以一再地說些傷人的話。」

此時的卜小熊像隻受困於父親臂彎中企圖掙脫卻動彈不得,被點名自私繼而惱羞成怒噴出更多焰火,淚水夾帶哀號的小野獸。

父母離異的孩子所需面對的世界與內在衝突歷程自是比傳統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來得困難許多。我們帶著理解與包容看見與承接孩子檯面上與下的所有情緒,如果他還是依仗著來自於我們的愛,繼續偏執的帶上「我是受害者,人人負我」有色眼鏡,並恣意說出傷人的話,這是輕微的警訊。

星期一的深夜,夫妻倆疲憊的躺在床上,我告訴卜先生這些天的經歷讓我有兩個很深的感受。

其一,我更加感同深受像莫琳這樣蠟燭兩頭燒的單親媽媽,我對她的敬意又增加一些。

其二,小熊說出「如果你有體力開車至超級市場,你其實可以陪我踢足球啊!」的話讓我想來還是有點生氣。這樣的行為在我眼裡表示他被寵溺了 (He is spoiled)。我們得更加留心管教,不讓他養成把受害者情結拿來當武器看待自己與面對世界的把戲。

我帶入夢鄉與翌日醒來所思索的是如何在生活裡培養小熊更多的同理心與體貼他人的情意。

我要如何誘導,避免讓孩子扛上不該扛的照顧一個家的責任,卻同時能在父母身體不適時,以他近十歲的年紀與能力範圍允許下,會主動貼心的幫忙做些家事減輕分擔,而不是只私心地想到沒人陪他玩耍?

窩在廚房裡就著窗外流洩而進的春陽,正準備手擠一杯新鮮橙汁給卜先生的人妻靈光一閃,我招喚小熊過來幫忙。小子很爽快的應允前來大展身手,趁著他愉悅地跟我描述媽媽家的柳橙榨汁器是如何的不一樣時,我柔柔地告訴他:

「新鮮的柳橙汁有很豐富的維他命C可以幫助我們抵抗病毒加速復原,這就是為何我這些天早上一定現擠壓一杯橙汁給爹地的原因。如果媽咪下次感冒或不適時,以你現在有力的手勁,你也可以擠一杯橙汁給媽媽喝,同時讓媽媽好好休息靜養,這可以是表達你的愛與關心的實質方式之一,我想媽媽一定會很感動的。」

也許是一杯橙汁裡含藏不同層次的情意,又或許只是小熊在情緒暴風雨過後貼心討好齊來的人性本質展現,小子在早上跟我特別的親密。

我兩手鬆鬆地圈起屢次主動投懷送抱的小熊,想到與莫琳通電話時我得壓抑心裡想告訴她─這兩三天忙得焦頭爛額的體驗讓我對她這位單親媽媽更心生敬意的感受。

我不確定這樣的真心話會不會因由我這前夫的現任配偶說出,反而有「在傷口上灑鹽」的反效果。我不想冒這一丁點的險。

但是,我可以在言行上教導小熊如何更體貼媽媽的辛勞與付出。

我想,這可以是一個女人對另外一個女人表達敬重的適宜方式之一。

 

  

【註一】 我這樣對丈夫說,多次下來,難道不會擔心他因同情心作祟回頭與前妻復和嗎?我不會。如果夫妻關係裡的我連這點安全感也沒有,這婚姻本身就存有隱憂。話說回來,丈夫與前妻間該有的界線劃分,我自有無法妥協的堅持 (請參閱前妻的位置)。

【註二】卜先生早在認識我之前,因工作關係而遷移至這鎮上。這「先斬後奏」的決定當初遭到前妻的強烈批評與反對,不過五年多下來,卜先生仍然認為這是他人生中最正確的決定之一。如果離異的夫妻一方無法尊重保有適當界線的重要性,兩個家之間的實體距離拉長往往能大幅減少一來一往間不必要的困擾。

【後記】許多繼母會對孩子與親生母親那血濃於水的深情心懷芥蒂或是吃醋,我卻從來沒有這層競爭意識。也許是因為孩子百分之七十的時間跟媽媽生活,我打從心底接受孩子與母親之間那濃得化不開的愛與情感連結。也因為深受海寧格「愛的序位」思維影響,我深知在心底敬重前妻在繼親家族位置的重要性,對婚姻與繼親孩子互動上能產生正面效應。我同時深知與看見孩子對摯愛的生母與喜歡的後媽會很自然的有「效忠與背叛」潛意識衝突心理 (我愛我媽媽,如果我也愛上小媽就是背叛媽媽)。於是,這不同層次的認知讓我很自然的有「反向操作」的言行,這背後的思維脈絡是,如果我能敞開心來跟著小熊愛他的媽媽對他的媽媽好,那麼孩子在面對兩個母性角色間的內在衝突就會降低,然後在這條「父母離異,父親再娶」的適應路上也會少一些不必要的挫折。少了內在衝突就會相對減少孩子不良的行為發生讓身邊的大人擔心,這其實是利己利人的態度與作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eggieinlove 的頭像
    veggieinlove

    魔法小媽の樸心園

    veggieinlo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